借阅:3 收藏:0

: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 Rickshaw Beijing :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 /(美)史谦德著 ;周书垚,袁剑译

ISBN/ISSN:978-7-214-22486-6 精装

价格:CNY88.00

出版: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2

载体形态:361页 :图 ;23cm

丛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附注:本书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城市民族学”阶段性成果

简介:1920年代,革命、战争和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混乱。与这场巨变相关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城市中。被铁路、电报、共有的城市心态捆绑在一起的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形成了一个竞技场,市民们对当时的一些大问题争论不休——寻求社会和谐与国内和平、保卫人民和国家主权、追寻一个独特的现代中国社会。人们卷入了这些冲突,因为他们知道,军阀的来来往往、抗议者的游行、知识界的言论、工厂的开闭都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并列题名:Rickshaw Beijing : 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

其他题名: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

中图分类号:D693.9

责任者:史谦德 (Strand, David) 著 周书垚 译 袁剑 译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1920年代,革命、战争和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混乱。与这场巨变相关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城市中。被铁路、电报、共有的城市心态捆绑在一起的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形成了一个竞技场,市民们对当时的一些大问题争论不休——寻求社会和谐与国内和平、保卫人民和国家主权、追寻一个独特的现代中国社会。人们卷入了这些冲突,因为他们知道,军阀的来来往往、抗议者的游行、知识界的言论、工厂的开闭都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史谦德检视了1920年代的北京居民如何应对由流动的士兵和政客,以及思想、资本、技术的剧烈运动所造成的变化,剖析了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城。通过考察人力车夫、警察、工人、僧人等群体的政治经历,史谦德揭示出时代的力量是如何被普通人深刻感受的。这幅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城市社会的群像,强调了经过群众运动、集体政治以及混合了戏剧、示威活动、报纸和茶馆社交的城市文化训练后的普通市民日益成长的政治成熟度。令人惊讶的是,在吸收新的生活、工作和政治参与方式的过程中,旧社会中的很多东西都被保留了。一切似乎都变了,但一切似乎又都没变。经过动荡的年代,北京在地方和大众政治的基础上架起了一座桥梁,将行会和士绅精英的传统世界与社团主义和干部的现代世界连在了一起。

    豆瓣作者简介:

    史谦德(David Strand),美国狄金森学院查尔斯·A.德纳(Charles A. Dana)政治学教授。197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著有《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未竟的共和: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等。
    周书垚,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育学硕士。译有《上海秘密战》《拜占庭的成就》等。
    袁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教育部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边疆民族研究所所长。著有《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译有《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假想的”满大人”:同情、现代性与中国疼痛》等。
    周育民,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帮会史》(与邵雍合著)、《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史海试勺——晚清史管窥》、《上海通史》(第六卷)等。翻译或校译《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飞鸾》《上海年鉴(1852)》《上海青帮》《上海警察》等。

    目录:

    序言 1
    鸣谢 1
    拉丁化拼音及货币注解 1
    第一章 一座20世纪的城郭 1
    摇摇欲坠的国家政权 1
    北京与北平:鸟瞰衰落的京城 7
    无中央政府下的地方政治 17
    第二章 人力车:老少咸宜的谋生方式 22
    人力车——一种现代发明 27
    乘客 31
    车夫 33
    第三章 人力车夫:劳苦大众的职业生涯 45
    当街谋生 45
    大杂院中的贫民窟 53
    车厂主与出租人 55
    从市井角度观察权力和地位 58
    车夫与警察 62
    无权势者 65
    集体行动:前兆与先例 71
    第四章 身为和事佬与街头官僚的警察 76
    晚清警察改革 77
    招募和部署 85
    警察言行 88
    暴力执法与道德剧场 94
    家长作风、父权制以及警务权限 96
    北京警察说辞与理念之比较 102
    镇压与调停 105
    官僚扩张的代价 109
    第五章 珠宝商、银行家和饭馆掌柜:京师商会的权力斗争 113
    京师商会的由来 114
    安迪生的大起大落 118
    银行家的商会 130
    孙学仕与社交领域 133
    无人问鼎的一年 136
    第六章 利益与民生:有轨电车发展的政治 138
    各地对技术变革的反应 138
    北京电车公司的创办 140
    关乎民生的政治 146
    北京进入电车时代 153
    第七章 工头、行会和工帮:劳资纠纷和工会主义的兴起 163
    未工业化城市中的无产阶级政治 163
    行会和劳工利益 169
    不和、斗争与派系 173
    工会主义的兴起 186
    第八章 新公共领域下的市民: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 192
    公民集会 199
    自治 205
    五卅运动 209
    职业政客和政治暴力 219
    第九章 兵临城下:军阀的冲击 227
    兵临城下 228
    控制保护成本 247
    第十章 工会与派别:北伐战争后有组织的劳工阶层 253
    干部 256
    工会主义 260
    群众反抗 264
    党派斗争 272
    第十一章 机器捣毁者:1929年10月22日电车风潮 276
    工会与群众 278
    政治意识和阶级意识 287
    风潮序曲 298
    风潮来临 305
    结论 318
    第十二章 城市政治中的秩序与趋势 324
    错位的发展 324
    守势政治 329
    冲突与聚合:一种连贯过程 331
    参考文献 337
    索引 353
    译后记 361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A 新书借阅区(一层中厅) 2585346 D693.9/14 2585346 在架可借
    A 政治、法律借阅室(三层南) 2585345 D693.9/14 2585345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8681982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