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董仲舒撰 ;张祖伟点校
ISBN/ISSN:978-7-209-11173-7
出版: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8
载体形态:175页 ;21cm
附注:子海精华编/王承略,聂济冬主编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海》整理与研究”成果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委托项目成果
简介:本书系后人汇编而成,其中还编入了一些他人文章,所以内容、体例及编排等方面有些杂乱,但其书内容思想主旨一致,反映着董仲舒“天人关系”思想体系。
中图分类号:B234.52
责任者:董仲舒 ((公元前179-前104)) 撰 张祖伟 点校
豆瓣内容简介:
宋嘉定本是《春秋繁露》的版本中存世最早者,且为目前已知的第一个经过大规模精心校勘的版本,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高度,也奠定了后世传本的面貌。故此次点校整理,选用宋嘉定本(具体选用2003年北京图书馆《中华再造善本》影印本)为底本,以卢文弨校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浙江书局《二十二子》本)、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宣统二年王先谦刻本)、凌曙《春秋繁露注》(民国六年郑尧臣刻龙溪精舍丛书本)为校本。同时,充分吸收了前人如黄丕烈、张元济、傅增湘等学术大家及今人崔富章、崔涛等人的学术成果。
豆瓣作者简介:
董仲舒,著名的《春秋》公羊学大家、思想家、哲学家,西汉新儒学的奠基者,被班固称为汉代“儒者宗”,在中国儒学发展史及思想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学,提出的“天人关系”思想体系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对西汉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目录:
整理說明
序
卷一
楚莊王第一
玉杯第二
卷二
竹林第三
卷三
玉英第四
精華第五
卷四
王道第六
卷五
滅國上第七
減國下第八
隨本消息第九
盟會要第十
正貫第十一
十指第十二
重政第十三
卷六
服制像第十四
二端第十五
符瑞第十六
俞序第十七
離合根第十八
立元神第十九
保位權第二十
卷七
考功名第二十一
通國身第二十二
三代改制第二十三
官制象天第二十四
堯舜湯武第二十五
服制第二十六
卷八
度制第二十七
爵國第二十八
仁義法第二十九
必仁且知第三十
卷九
身之養第三十一
對膠西合作江都第三十二
觀德第三十三
奉本第三十四
卷十
深察名號第三十五
實性第三十六
諸侯第三十七
五行第三十八
闕文第三十九
闕文第四十
卷十一
為人者天第四十一
五行之義第四十二
陽尊陰卑第四十三
王道通三第四十四
天容第四十五
天辨在人第四十六
陰陽位第四十七
卷十二
陰陽終始第四十八
陰陽義第四十九
陰陽出入第五十
天道無二第五十一
暖燠孰多第五十二
基義第五十三
闕文第五十四
卷十三
四時之副第五十五
人副天數第五十六
同類相動第五十七
五行相勝第五十八
五行相生第五十九
五行逆順第六十
治水五行第六十一
卷十四
治亂五行第六十二
五行變救第六十三
五行五事第六十四
郊語第六十五
卷十五
郊義第六十六
郊祭第六十七
四祭第六十八
郊祀第六十九
順命第七十
郊事對第七十一
卷十六
執贊第七十二
山川頌第七十三
求雨第七十四
止雨第七十五
祭義第七十六
循天之道第七十七
卷十七
天地之行第七十八
威德所生第七十九
如天之為第八十
天地陰陽第八十一
天道施第八十二
題跋附
跋《春秋繁露》本傳作蕃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状态 |
A | 中厅社科借阅区(负一层至三层) | 2375072 | B234.52/4 | 2375072 | 在架可借 |
A | 中厅社科借阅区(负一层至三层) | 2375070 | B234.52/4 | 2375070 | 在架可借 |
A | 中厅社科借阅区(负一层至三层) | 2375071 | B234.52/4 | 2375071 | 在架可借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523730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