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18 收藏:0

:1988.3.4 /季羡林著 ;马良书绘

ISBN/ISSN:978-7-5153-1337-5

中图分类号:K825.4=76

其他题名:牛棚杂忆 9niu peng za yi :水墨插图版

出版: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4

简介:本书是季羡林老先生对文革时期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十年动乱期间的生活、思想及著书的经历。

责任者:季羡林 ((1911~2009)) 4著 马良书 ((1966.12~)) 4绘

载体形态:363页 ;21cm

附注:水墨插图版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作品。本书记录了季羡林先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遭遇和经历,用他的话说是“一本用血换来的,和泪写成的小书”。这本书的思想性、可读性极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良知在书写历史,用极为真切、理智的笔触去描写发生他 和他身边一群知识分子身上的事,同时对于这段经历有这深刻和理性的思考,无疑,这是一本非常可贵的书稿。
    本书为《牛棚杂忆》的插图版,鉴于插图在书中的重要性,特请著名画家马良书先生按书内的内容和背景作画,使得此书更适合青年人的阅读。马良书先生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摸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可谓掌握季羡林先生神态和容貌的特征,他画的季羡林可以说神形兼备。
    腰封选用的是季羡林先生在创作完《牛棚杂忆》后所写的一封信笺,书写了自己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这段话非常感人,从书法角度论这封信也非常值得欣赏。为保留原信感觉,特选用宣纸印刷,所以建议此腰封不要丢弃。

    豆瓣作者简介:

    季羡林,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早年留学国外,精通12国语言,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著作等身。

    目录:

    一 缘起
    二 从社教运动谈起
    三 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
    四 对号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来
    七 抄家
    八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
    九 千钧一发
    十 劳改的初级阶段
    十一 大批斗
    十二 太平庄
    十三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七 牛棚转移
    十八 半解放
    十九 完全解放
    二十 余思或反思
    二一 后记
    《牛棚杂忆》编辑手记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A 中厅社科借阅区(负一层至三层) 1338633 K825.4=76/7 1338633 在架可借
    A 中厅社科借阅区(负一层至三层) 1338632 K825.4=76/7 1338632 在架可借
    A 中厅社科借阅区(负一层至三层) 1338634 K825.4=76/7 1338634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5146297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