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1 收藏:0

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端(1862-1937)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modern book design paradigm (1862-1937) 赵健著

ISBN/ISSN:978-7-102-05430-8

价格:CNY76.00

出版: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

载体形态:232页 图 ;26cm

简介:本书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比归纳法与实物考证等方法,详实考察了中国书籍设计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同时,从范式理论的维度透析现代范式在中国书籍设计中的发生过程,结合设计艺术学和设计实践美学考量中国书籍设计在新体系中的转化形态,试图从与现代性转移紧密相关的书籍形态中探寻相应的设计范式,在出版史、书籍史、书籍设计以及近代社会史构成的复合语境中揭示中国早期现代书籍设计的复杂特质、转型轨迹与历史意义,从而探索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核心价值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并列题名:Beginning of Chinese modern book design paradigm (1862-1937)

其他题名: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端(1862-1937)

中图分类号:TS881

责任者:赵健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其论述了自1862-1937年中国书籍设计的历史脉络,史料详尽,论述严谨,欢迎读者选购。

    豆瓣作者简介:

    赵健:《艺术沙龙》设计总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副主任、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世界最美的书”设计奖得主,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范式理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研究的新维度
    第一节 范式理论的产生与拓展
    一 科学哲学领域中的范式理论
    二 范式理论向人文学科的拓展
    第二节 重构书籍设计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 范式视野下的“书籍”
    二 既往研究中的二元对立思维及其历史局限性
    三 引入范式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第二章 中国传统书籍范式的衰变
    第一节 中国书籍的传统范式
    一 符号与功能:中国传统书籍的源流
    二 书籍的复制技术及其社会功能
    三 书籍的形制与刊刻系统
    四 传统书籍的经典形式
    第二节 晚清变局中危机日重的线装书范式
    一 传统线装书出版的衰落
    二 积重难返的旧范式
    三 摧枯拉朽:从新学到新书
    第三章 范式转移:新文化背景中的平装书
    第一节 中国现代书籍设计范式的前奏
    一 早期“洋装书”的催生作用
    二 新型出版工业的兴起
    第二节 平装书的现代特征
    一 新文化的表征
    二 革命后的“包背装”
    三 平装书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 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早期范式
    第一节 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基石
    一 现代铅活字家族中的新成员
    二 版面结构与阅读习惯的革命
    第二节 封面与封面画
    一 封面及其图像化的转变
    二 封面画
    三 “拿来”与转化
    第三节 “装帧”事业的形成
    一 “装帧”的命名及其启示
    二 装帧事业共同体的形成及其特点
    余论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后记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A 自然科技图书借阅室(二层北) 1173266 TS881/54 1173266 在架可借
    A 自然科技图书借阅室(二层北) 1173270 TS881/54 1173270 在架可借
    A 自然科技图书借阅室(二层北) 1173267 TS881/54 1173267 在架可借
    A 自然科技图书借阅室(二层北) 1173268 TS881/54 1173268 在架可借
    A 自然科技图书借阅室(二层北) 1173269 TS881/54 1173269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5756090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