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2 收藏:0

= Unusual Chinese art history 吴益文著

ISBN/ISSN:978-7-308-12456-0

价格:CNY42.00

出版: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02

载体形态:310页 图 ;23cm

简介:本书以风趣、诙谐的语言,轻松、亲切的语气, 娓娓讲述几十位名画家的生平、艺术特色及时代背景。这些画家上自三国, 下迄“五四”运动, 以时间为序逐一精彩亮相。通过对画家个体的形象描述, 聚点成线, 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1700年中国绘画史, 立体而丰满。

并列题名:Unusual Chinese art history

中图分类号:J209.2

责任者:吴益文, (1971-)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融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画家传记;颠覆古板、晦涩传统面目的美术史。

    豆瓣作者简介:

    目录:

    【样章】
    曹不兴:中国第一个“有名”画家
    这是本书要讲的第一个画家。
    曹不兴,又名弗兴,男,浙江湖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宫廷画家。至于他的身高体重、生卒年月、直系亲属、社会关系,我都无法告诉你。这不是我的错,因为史书上没有流传下来。也许你会觉得这对于画家来说太不幸了,但是我相信,一旦你通读了中国美术史,你就会得出一个跟原先截然不同的结论:跟许多默默无闻的画家比起来,曹不兴先生够幸运了!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的画家,在此之前,许多杰出的艺术工作者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不著一丝痕迹。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很长的时期内,创造艺术作品的人并不被称为艺术家。
    在古希腊,创作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的人,同钉马掌、修鞋、种菜的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革命分工不同而已。他们的名字并不重要,也没有人想知道,正像到菜场买菜的人,并不想认识种植蔬菜的菜农一样。即使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艺术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艺术家仍然还不是一个尊称,甚至艺术家本人也觉得这个称呼并没有什么光荣。比如,曾经有一个人给米开朗基罗写信,称他为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米开朗基罗大发雷霆,把信撕得粉碎,说:“我叫米开朗基罗,世界上只有米开朗基罗,没有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从这个故事可以得出结论:第一,这位法官的儿子、六岁就死了亲娘的意大利人性格暴躁;第二,艺术家这个头衔并不像今天这样令人肃然起敬。
    中国古代艺术工作者的情况并不比西方好到哪里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他们被称作画工、工匠或者厮役。汉代的画像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和雕塑,都是非常优秀的艺术作品,但它们的作者并不为人所知晓,因为他们只是工匠,工作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中国画家曹不兴,生活在公元三世纪,与西方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十四世纪画家乔托相比,早了一千年。
    有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是由中西方艺术家队伍的不同构成所决定的。在古代西方,所谓艺术家,就是手艺人,地位低贱,没有人会对他们的名字感兴趣。而在古代中国,艺术家队伍由三部分人构成。第一部分是民间画工,即厮役。现在他们的作品往往被挂上“佚名”的标签;第二部分是宫廷画师,曹不兴就是其中之一;第三部分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对中国艺术产生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宫廷画师,大多只是按照皇帝的旨意作画,所画的也基本上是王公贵族、神怪、功臣,并不代表艺术家本人的意志,因此也基本上不存在知识产权的问题。在画作上签名,也许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过。就像贝聿铭设计的建筑物,泥瓦工不会想到在砖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一样。作为一名宫廷画师,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的画家,莫非曹不兴有什么过人之处?
    果不其然。史书记载,曹不兴的绘画在吴国享有很高的声誉,与善于书法的皇象、精于下棋的严武、通晓阴阳历算的赵达等人,并称为吴中“八绝”。还有一个传说很有名,曹不兴曾为孙权画一座以水果篮为题材的屏风,创作时一不小心,在白色的绢上误落墨点,于是顺手将墨点画成一只苍蝇。屏风送到宫中,孙权见水果上面停着一只苍蝇,便挥手驱赶,这就是成语“误笔成蝇”的来历。可见,曹不兴的画非常逼真,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
    在曹不兴的带动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画家渐渐多了起来。西晋著名画家卫协就是他的学生,卫协再传至顾恺之。也就是说,曹不兴是顾恺之的师爷爷。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A 艺术图书借阅室(四层南) 1161326 J209.2/22 1161326 在架可借
    A 艺术图书借阅室(四层南) 1161324 J209.2/22 1161324 在架可借
    A 密集书库三(负一层东南) 1161325 J209.2/22 1161325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667223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