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钟发现 Discovering the yongle bell /高凯军, 夏明明著
ISBN/ISSN:7-101-05035-2
中图分类号:K875.24
其他题名:永乐大钟发现
出版:北京 :中华书局 ,2006.04
并列题名:Discovering the yongle bell
简介:本书介绍了永乐大钟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世界古钟史上的地位、永乐大钟的铸造时间和地点、永乐大钟的搬迁及其功能的演变、永乐大钟历史成因分析等内容。
责任者:高凯军, (1955-) 4著 夏明明 4著
载体形态:297页, 12页图版 :图 (部分彩图), 摹真 ;21cm
附注:本书的写作、翻译和出版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芜湖造船厂铸造分厂和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资助
豆瓣内容简介:
铸造于15世纪初的永乐大钟,以其历史悠久、铭文极多,钟声优美、质量上乘、悬挂合理,堪称古钟铸造史上的“世界之最”。它是因何而造?铸于何时何地,历经几次搬迁?功能如何演变?上面铸有哪些佛教经咒、寓意如何?其钟体结构设计、铸造工艺、声学特性有哪些领先于世界的优良特质?本书作者历经多年探索,为我们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使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永乐大钟的文化内涵。
豆瓣作者简介:
目录:
序
一、永乐大钟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世界古钟史上的地位
二、永乐大钟的铸造时间和地点
永乐大钟铸造的时间:1418年3月一1420年11月
永乐大钟铸造的地点:德胜门内旧鼓楼大街西侧铸钟娘娘庙遗址附近
三、永乐大钟的搬迁及其功能的演变
永乐大钟的三次搬迁:铸钟厂一汉经厂一万寿寺一觉生寺
永乐大钟功能及其演变:皇家佛事法器一民间佛事法器一皇家祈雨法器一辞旧迎新的象征
四、永乐大钟历史成因分析
铸造永乐大钟是为了”阡悔”还是为了维护明朝的统一?
永乐大钟是寓政治于佛教的成功典范
顺应生产力发展,集冶金、铸造、声学、力学之大成的产物
五、永乐大钟所铸佛教经咒及其位置分布
永乐大钟的梵文经咒
永乐大钟的汉文经咒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状态 |
A | 中厅社科借阅区(负一层至三层) | 949882 | K875.24/2 | 949882 | 在架可借 |
A | 中厅社科借阅区(负一层至三层) | 949880 | K875.24/2 | 949880 | 在架可借 |
A | 中厅社科借阅区(负一层至三层) | 949881 | K875.24/2 | 949881 | 在架可借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5614903位用户访问本系统